传承民族文化 绘写闽南风情——烁鱼闽南风情插画展示
闽南,闽南地区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个地级市
以及漳平市、龙岩市新罗区(两地原属古漳州府),也包括大田县 部分、尤溪县 部分
北接福州市、莆田市,南与广东粤东地区毗邻,西与原汀州府界交界
—闽南文化的演变历史—
闽南文化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泉州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
带来了他们当地的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
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多个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
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
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具有一体多元、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
—插画展示—
烁鱼插画——闽南风情
设计思路:以闽南为题,交融闽南特色文化元素,凸现闽南地区千百年来演变出的民族风情底蕴
闽安风情以兼容性为特点,传统文化为主的同时兼容世界各处文化
如画板上的颜料一般融合渲染出五彩缤纷的民族色彩
具有本民族独特韵味的闽南风情,是浩瀚的中华文化宇宙中一颗灿灿发光的明星
也是福建面相世界交流的重要名片之一
画面构成: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土楼为背景,以上为厦门知名建筑双子塔与卫国英雄郑成功雕像
其左为乘舟逐浪,勤劳持家的惠安女,居中为闽南特色美食代表之一的沙茶面
面上为泉州著名景点清泉山,其间端坐着的老者雕像为后人为纪念道教开山鼻祖“老子”而凿出的老君岩
右侧土楼中的男女形象为国家非遗中的歌仔戏中的扮相,右下为梯田与闽南特色建筑群落
江南水乡与海水的元素穿插其中,有碧波荷塘之静,也有海浪拍岸之汹涌
如闽南世代精神特点中有戏曲的温婉细腻,也有“爱拼才会赢”的豪情壮志
整个画面富含中华民族传统古韵美学,各式元素构成不显杂乱,谱写出了和谐的乐章
烁鱼传媒形象代表小鱼儿端坐其右,机灵乖巧的模样在整体格调也不显突兀
同时也寓意为烁鱼生于闽南,发展于闽南
千百年的时代发展,多少王朝与文化泯灭于时代的浪潮中,或早已不为人知,或早已被其他文化侵蚀吞并
唯独闽南人在经历过了世世代代各式的文化与美学的冲击洗礼,做到了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的同时
又将所接纳到的文化融合交汇,发展出独树一帜的灿烂文明并沿袭至今
聪明善良又富有创造力的闽南人贯彻国家一直倡导的文化就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口号
将自身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到了极致
作为后人的我们也应跟随前人的步伐,好好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这百家齐鸣的世界舞台,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必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