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作画失误?什么又叫动画崩坏?
很多喜欢看动漫的朋友相信经常在各种各样的动漫里看到诸如
“动画崩坏”“作画失误一类”的词语
一般人把这两个词理解为形容动漫中人物的动作比例或者物理方面不合理
但是有很多动漫画面看起来好像“不合理”的地方其实是作画方故意所为
有时看似“不合理”或者过于夸张的画面表现反而更能突出这部动漫想要的某样效果
那么究竟什么才叫真正的“作画失误”跟“动画崩坏”呢?
今天小鱼就来给大家解答
1、线条、轮廓走形
这种是最为常见、最容易辨别的作画失误,也就是观众经常说的“作画崩坏”
如果一部动画出现大量而频繁的线条走形,一定是因为前期的准备不充分、规划不合理
原画师没时间好好画,作画监督又来不及修,为了不耽误后续的进度,最后将原画草草交出去
2、人物与背景比例失衡
我们偶尔会见到一些人物与背景比例严重失调的场景,是因为没有检查layout或是干脆没画layout造成的
3、动作僵硬
像这种运动逻辑有问题的镜头也比较常见,造成“动作僵硬”这类作画失误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原画数量不够,关键动作缺失;二是中间帧位置选取不合理;三是绘制中间帧的动画师水平不足
4、摄影失误
动画中的“摄影”指的是后期处理阶段,动画的人物层与背景层是需要分开作画的
到了摄影这一步,需要将各个图层结合起来,或者是按照导演的要求让各图层
进行相对运动用各种特效和素材,也是在摄影这个阶段加入的
所谓的“摄影失误”指的就是作画层与背景层衔接失误,或者摄影素材与作画内容结合失误
5、低级失误
低级失误主要是因画师粗心或者作画监督检查遗漏造成的
手脚画错、上色失误、违反运动规律、光影错误等等,这些都属于低级失误
虽说是“低级失误”,但它不像作画崩坏那样一看便知,往往会成为动画制作过程中的漏网之鱼
这样的作画失误不涉及到技术方面,画师只要要用心一点,注意参考真人的动作
或者用3D模拟技术辅助作画,都可以避免此类的问题
大部分的“作画”失误方面其实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虽说动漫中的表现方式与我们现实中不一样
比如说现实中人脸上五官的比例跟现在动漫中人脸的比例是有明显差别的
但是动漫画面表现中却能把日常生活里的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并创造出各种精彩的故事
小鱼想这就是动漫吸引人的一个重要的点吧